
2月23日,由华本企业家俱乐部、汇力基金、新加坡富亚资产管理联合举办的中国·新加坡投资合作交流会暨华本企业家第897期活动在北京万达文华酒店成功举办。
汇力基金董事长、华本荣誉理事长、双林汇商务俱乐部联席主席孟晓苏,新加坡富亚资产管理董事长刘鸿耀,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双林汇商务俱乐部主席、林达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晓林,新加坡富亚资产管理董事沈德禄,华本投资董事长李文明等20余位嘉宾应邀出席。本次活动由华本投资执行董事李素琴主持。
主题分享
主题分享一:前景广阔的中国房地产业

汇力基金董事长、华本荣誉理事长 孟晓苏
孟晓苏董事长表示我们面对房地产即将启动的新形势,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展开分享:
支柱产业的确立、动摇和再确立的历程
房改是发生在24年前,房改课题组趁着中国农村改革的东风提出了要让城市居民拥有资产。我们当年提出让老百姓能够买房、买车成为未来目标。这个方法有力的推动了主导产业,也有利的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房改课题组在2000年又再次向国家建议把房地产业列为国民支柱产业,2003年列入了国务院文件。
10年前有人提出模仿性排浪式消费已经基本结束,还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十年中国经济增速逐渐下滑,这与2011年开始的楼市限购分不开的。2021年房地产又一次逆势上扬,在各项调控政策下销售额持续下跌。
今年初,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的支持房地产发展。中央财办再三强调取消住房消费的限制性政策,中国的房地产政策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孟总认为今年下半年中国楼市有望恢复和发展,政府将会出台一系列的有利政策。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减缓。需要房地产业发挥作用,要让中国经济能够恢复发展,所以房地产政策需要从根本上做调整。
新发展模式是什么,完善双轨制是核心
中共中央提出要求房地产业要向新的发展模式平稳过渡,什么是新的发展模式呢?他认为要抓住核心,核心就是重构双轨制,加上租售并举的。孟总说,他在24年前参与房改方案设计时,就提出“住房双轨制”。他认为,应该有50%的城镇家庭能够不同程度的享受保障房照顾,进入一个大保障时代。
孟晓苏董事长表示,住房既有商品性,又有居住保障性,这两个功能应作为两个体系来分解与执行。他认为,现在房地产市场低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障体系没有建立起来。需要“完善住房双轨制”和实行“租购并举”。“低收入群体需要的不是高房价的商品房,他们需要的是低价位的保障房。”
中国房地产业的广阔前景
地产市场萎缩已经让相关产业蒙受损失,甚至影响到地方财政,因此部分地区一度陷入窘境。一些观点认为,地产行业下行,资金就能流向其他行业,可是结果证明相关产业表现同样不理想。现在有购房者断供,虽然比例不大,但信号非常危险,老百姓信心不足。
房地产价格还会不会涨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一、短期看供求关系,总体上还是供不应求的,特别是保障房;二、中期看地价,中国的地价是相对稳定的;三、长期看发钞,资产价格上涨吸纳增发货币,降低通胀压力。
未来中国房地产的发展,我认为还有一个广阔的前景。有些人说房地产发展到顶了,也有一些企业家说黄金时代过去了,我不那么认为。我们还要跟发达国家比,美国的房地产已经发展了246年,最近这十多年又是蓬勃发展,比如2020年房价上涨了11%,2021年上涨了16.9%,2022年又上涨了20%以上,最终数据我们还要等等看。这么高的房地产上涨数据就让老百姓的财产都在保值增值,美国的通胀率虽然高到7-9%,但是因为房价在涨,老百姓的资产在涨,所以对社会冲击不大。
主题分享二:对2023年中国经济的展望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双林汇商务俱乐部主席、林达集团董事局主席 李晓林
李晓林主席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广阔的乡村大有可为。他认为农村电商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动能。2022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实施“数商兴农”,希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不断夯实,从而让乡村的潜能得到激活,让农村父老乡亲实实在在受益。
自2018年以来,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都是农村电商和“数商兴农”工作的推动者、践行者和贡献者。在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指导下,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牵头并联合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成立的中国电商乡村振兴联盟,从“线上产销对接、品牌推介洽谈会、三品一标认证”等维度开展工作,已累计帮助对接销售农产品超464亿元,资助447家农特产品企业获得“三品一标”认证证书,带动农户超170万户。
今后,将继续推进“数商兴农”工作,持续开展农产品认证帮扶、品牌推介洽谈、产销对接等工作,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网络化进程,带动群众增收,赋能乡村振兴。他希望中国和新加坡的企业家们也能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事业当中来。
主题分享三:华人经济圈合作前景

华本投资董事长、华本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 李文明
李文明董事长以华人经济圈合作前景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认为中国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南亚华人本就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本就是同一个华人经济圈,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以《论语》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内核和共同的文化信仰体系。
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到占菲律宾人口1%的华人占国内销售总额的35%,占印尼总人口2-3%的华人拥有国内私人资本的70%,占泰国总人口10%的华人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占马来人口1/3的华人完全主宰了该国经济。除了韩国和日本,东亚经济基本上是华人经济。
中国哲学的根本是行动的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讲君子该怎么做,讲的都是行动。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中国人骨子里是爱行动的。所以爱行动的中国人,让中国经济长期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我们有相同的文化信仰和善于合作的精神,所以中国和新加坡为代表的华人经济圈合作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主题分享四:新加坡投资环境及中国投资展望

新加坡富亚资产管理董事 沈德禄
沈德禄先生代表新加坡富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进行了分享。他首先对新加坡富亚资产管理进行了介绍,富亚家族办公室业务成功经验,然后分享了在新加坡的投资环境与投资机遇,最后他谈了一下富亚资产管理对中国市场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希望能和中国的企业家们精诚合作、携手向前。
新加坡富亚资产管理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监管并持有资本市场服务执照,为受认可投资者以及机构投资者提供资金管理服务。公司自2014年设立以来,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0亿美金。投资方向包括传统的股票和债券,也一些另类资产投资如: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投资、房地产投资等。业务范畴包括:投资管理和家族办公室两大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