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10-12点,2020(庚子年)华本企业家线上交流会第三期如约举行,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秦虹,五矿地产董事长何剑波,佳兆业集团战略研究院院长、首席战略官刘策,康桥集团董事长宋革委,鑫苑中国总裁崔勇,帝海集团董事长李小明,金钟集团董事长钟训勇,鼎信长城董事长章华,贝壳找房高级副总裁李文杰等近70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全程在线参与,务实探讨,真诚分享。
现场气氛温暖而美好,面对疫情考验,企业家们都在开始重新思考,如何真正实现企业的升级,提升产品和服务,同时大家仍充满信心,疫情对经济和行业影响只是暂时的,只要坚定信心、策略合理,必然转危为机。
一、疫情对经济、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从整体国民经济及产业层面来说,2003年SARS时,我们还处在入世(WTO)的优惠期内,支柱产业是以制造业为主,同时经济活力很强,连续保持8%以上的增速,内外部环境都处在非常有力的条件下,因此疫情的影响相对有限。
而此次疫情下,我们与美国持续两年多时间的被动贸易战,出口承压巨大;同时GDP增速持续回落,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也是持续上扬,仅是此次春节前后的全民隔离,就对服务业,像餐饮、旅游、体育、娱乐等行业带来超过万亿的严重影响。
而就房地产市场而言,2016年以来政府出台多番调控,抑制楼市增速过快,到去年底,大部分城市的成交量价已出现下行,楼市刚有筑底企稳迹象,而疫情的出现无疑是当头一棒,对楼市,对大小房企都是有较大影响的。
本次疫情规模空前,国民经济尤其是外贸及服务业等相关行业将持续受到较大冲击,恢复也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疫情过后的国内经济将逐步恢复稳定增长。而此次疫情对房地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延迟”,导致买卖双方的需求都受到抑制,随着疫情的结束,这些需求都会逐步释放出来。
而对购房者来说,短期内的消费、投资意愿和心理预期都是普遍回落的,房企的资金周转压力急剧增大;而在疫情稳定后,购房需求将逐步回复正轨,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房企的产品力、包括优质配套将显得尤为重要。
二、疫情当下的房企创新应对之策
疫情对宏观经济与房地产行业只是阶段性影响,不会影响经济中速增长大趋势,也不会改变房地产行业处于销售量高位横盘的格局,但短期内对现金流紧张的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目前特殊情况下,中小房企本身的抗风险能力就较弱,其首要考虑的是生存,要保证企业的现金流安全,而从行业来看,这次疫情真正考验的还是各家房企自身的经营质量与应变能力。
佳兆业集团战略研究院院长、首席战略官 刘策
围绕疫情当下,品牌房企如何创新应对的分享环节,佳兆业集团战略研究院院长、首席战略官刘策从企业经营策略角度,分享了他的研究,他认为房企要注意五个方面:
1、 现金流。
首先要保证安全,所以企业抓现金流是主线,稳健的现金流是重中之重,尤其在这种不可抗力条件下,房业要做到以收定支,以收定投;
2、 销售。
企业要提高租销售回款,采用促销快速去化存货,同时应收账款等要迅速回收,与政府洽谈,盘活监管资金。
3、 融资。
特殊时期,企业要加大融资力度,加快融资速度,可采取融资前置,贷款展期、置换,并且要发力开拓非银行的其他融资渠道;
4、 运营。
企业要有合理的运营调度,安全而合理的复工安排,并且要提升沟通和服务的效率,要与施工方、供应商及时沟通,赶工的项目要合理安排;
5、 投资。
把握适时的出击机会,抓住投资窗口期,三四月份和下半年的九十月份,会有一波投资机会,很多的中小房企可能要扛不下去了,头部的房企将迎来大量的优质并购机会。
中交地产集团副总经理 周济
中交地产集团副总经理周济则从三个层面阐述了他自己的思考,简洁而有力度,让人印象深刻。
1、 认知层面:亡羊补牢,精益思维
2、 产品层面:痛定思痛,全面升级
3、 企业层面:洗心革面,回归情怀
众多参会企业家在交流分享中也提到了以下几点,值得重点关注。
1、受疫情影响,销售成交速度有所放缓,偿债压力加大,房企或将加大促销,以缓解现金流压力。考虑到负债率,房企拿地积极性将进一步减弱,下阶段国企背景的房企获取项目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2、行业大势不变,企业经营质量需持续提升。短期疫情对长期的市场影响不大,大部分中小房企要借疫情之机苦修内功,静待窗口期来临发力。
3、疫情让大家对房企的产品力有了更高要求。居家隔离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无疑让人对居住空间功能的认识无比深刻,改善型需求将进一步被放大,未来创新、科技、人文、健康等元素更成为产品溢价的重要考虑因素。
4、市场热度回落,收并购情况将进一步增多,部分资金紧张的房企释放出优质项目,房企可结合实际情况以较低成本收储。
5、保证疫情下的安全经营底线。中小房企要系统提升企业服务和风险抵抗能力,建设、完善工程体系,做好品控、对冲交付环节的客户风险。
三、疫情之后的房地产政策预判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 秦虹
针对疫情之后的房地产行业政策趋势,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秦虹从宏观政策层面分享了“五个不变”原则,她认为:
1、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不变。
2、“房住不炒”的战略定位不变。
3、租售并举的体系不变。
4、因城施策的调控机制不变。
5、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不变。
从秦虹主任的分享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房住不炒”底线大政策与保增长底线大任务的双重作用下,今年的房地产政策既不会有2003年SARS疫情中出现的刺激政策,但同时也不会继续加大调控力度,待疫情稳定后,预计城市层面刺激政策密集出台是大概率事件。
“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不变,取消楼市限购、限售、限贷政策的可能性甚微,但地方政府势必将通过优化调控政策来提振市场信心,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预期,稳定市场经济。而接下来在部分库存压力较大的城市区域或将通过优化政策,降低房企入市门槛等手段达到释放购房者置业需求的目的。
近两年以来房地产融资持续收紧,再叠加当前的疫情影响,房企销售端将市场受压受阻,很多房企的短期现金流受到明显影响,将面临较大的资金问题,预计以价换量,快速去化库存会成为很多快周转企业的选项。
考虑到当前我国经济外忧内患,预计中央将会推出多方面的宽松型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进而保障社会稳定。如无意外的话,降息降准等货币政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和促进消费的相应支持措施亦将陆续推出。
从新房供应角度看,短期内疫情仍未结束,且购房者购房情绪较低,因此现阶段房企并不会快速、批量推出新品,预计上半年新增供应将明显收窄,新增供应主力更多集中于下半年。在疫情影响下,今年上半年的房企销售压力明显较大,但政策采取的宽信贷将有利于购房需求的聚集及释放,房企宜抓住堆积的需求,争取转化。
随着除湖北外全国疫情的全面好转,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尽快恢复生产意义重大。为此,各地相继出台系列复工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走出经营困境,而在房地产领域, 许多房企已在采取各种举措积极准备复工复产,包括调集更多防护物资和消毒用具、准备线上售楼处、VR看房系统、利用多种线上营销渠道拓客蓄客等。尽管疫情之下的楼市还在冰封之中,但等春来的房企们已经摩拳擦掌,静等鸣枪开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