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华本企业家主题晚餐会暨企业家联谊会第533期成功举办。围绕房地产进化与企业家升级、“一带一路”泰国投资机会、2019房企的“钱袋子”等主题展开分享交流。御风资本董事长、华本荣誉理事长冯仑,盛世神州基金董事长、华本荣誉理事长张民耕,泰国正大集团、正大中国房地产集团总裁滕维方,鼎信长城集团董事长章华,中天健集团董事长吴建平,绿宸控股集团董事长马超,盛唐传媒董事长赵晓雯,华本投资董事长李文明等22位华本企业家共同出席本次活动。
参会嘉宾合影
华本荣誉理事长、御风资本董事长冯仑先生从房企转型和企业家升级两个维度分享智慧,讲述了他的所思所得。在他眼中,做企业,实际上也是在过自己的人生,企业家要学会把生意和人生,结合的更舒服。
以下文字为编辑根据现场讲话整理,未经本人核对。
冯 仑 御风资本董事长、华本荣誉理事长
咱们今天也不研究那么复杂的东西,我说点自己的观察。
房地产企业的转型
说一个大家都知道,也是比较典型的事情。25年的时间里,万达搞了五次转型。而且每次转型完,你还都没有办法说他是成功的,还是不成功的,反正他就老是转型。
万达从住宅转到商业,然后转到文旅,之后又转康养,中间还搞了一阵互联网,最近又作价132亿卖掉了37个购物中心。一个购物中心5万平总是有的,这样一算,也就是卖了个水泥钱。
那既然这样子,兜兜转转,你说忙活这么多又是为了啥?一家地产公司到底需要转型几次?企业人一生到底要做多少才算正好?这是一本账。
但首先轻易不要搞转型,美国有一直做商业,也有一直做住宅的长寿企业,说明有企业不转型也能活的好。
所以说,房地产不是高科技企业,不是逼着非要转型,不转就得死。你把手头上的事做好,其实就可以活的挺好了。
另外一个事也很有意思,万科也提转型,但有点越说越没边界了。原来是住宅,后来是城市生活配套服务商,可配套的物业多了去了,从厕所到大剧院,那你说到底做哪块?后来叫美好生活服务商,一说美好生活,空间就更大了,从按摩到**,服务都是很美好的。
后来我发现,我们总得把自己的事,见证在一个有边界的地方才行。我觉得我们做不大,可能跟这个是有关系的。
房地产是一件事就可以做一辈子的
如果要转型,我们首先是要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前一段时间,都提美好生活,那到底什么是美好生活?光喊不去想是没用的。
我觉得做生意,尤其是民营企业,因为资源有限,做决定时最好确定自己是不是都弄清楚了,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
人岁数大了,得会回头算账,年轻的时候,老觉得有无限可能性。我今年60,就想后边的可能性到底还有多少?现在回过头来看,就发现做多不如做少,做少不如做好,做好不如做精。
年轻的时候,老想干活,总想着多干些。90年代,我们开始盖楼的时候,才二三十岁,也不知道啥叫写字楼,反正就盖,盖完了就卖。后来我们一个公司至少分成了14家做房地产的公司,你说在北京盖了多少房子。
国贸三期,用了三十年开发一百万平米,目前一年大概七十亿租金,一千五百亿左右的价值,没有负债。现在的开发公司,不管你排第几,销售多少亿,一停下来公司就完了,市值也就跟国贸差不多,甚至你卖了三千亿,还没人家这一百万平米值钱。
是多做点还是少做点,还有怎么做,仔细琢磨下,这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忙活了快三十年了,我慢慢观察,最后发现,生意也是人生,你是奔着热闹去,还是想奔着最后平安。其实最后从结果看,我们做房地产的应该还是做一件事,长期做,做简单,做好。至于别人怎么去看,这问题不大。
我发现上年纪以后,回头看特别有意思,人生每个阶段的东西都不一样。二十多岁,比机会比出身,比爹是谁。三四十岁,比规模比牛X,比企业市值。五六十岁,比自在,开始尽量减少是非事。到七八十岁,就比子孙了。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总根据别人的看法来决策自己的行为。当然人是要求上进的,但不能别人过百亿,你就睡不着,别人进洞房,你就发高烧。不能因别人做了什么事,把自己给惹的不安稳,最后决策就开始变形了。
到咱现在这个阶段,基本上就是按自己的想法活了,别人做什么,也就不那么过问了。就像过了更年期了,谁娶媳妇都不会着急了,不像年轻的时候,一听说娶媳妇,那自己急的不行,因为那时候你还打着光棍呢。
所以我觉得,做企业,做着做着,实际上也是在过自己的人生。就是怎么安排,怎么把生意和人生结合的更舒服一点。
就讲这么多,房地产的这些事,有时候想想是还挺有意思的。
以下为活动现场花絮
张民耕 盛世神州基金董事长、华本荣誉理事长
滕维方 泰国正大集团、正大中国房地产集团总裁
章 华 鼎信长城集团董事长
吴建平 中天健集团董事长
马 超 绿宸控股集团董事长
赵晓雯 盛唐传媒董事长
活动现场
嘉宾参会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