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本商务俱乐部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08128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北京华本商务俱乐部有限公司

北京华本商务俱乐部有限公司

您来访的目的是想了解:

俱乐部· 活动 · 服务· 会员· 基金

著名经济学家郑新立、周天勇在“华本两会闭门沙龙”说了什么?

作者:
华本君
来源:
华本企业家俱乐部
发布时间:
2018/03/29
浏览量

  2018年3月20日,历时18天的2018全国两会闭幕。在经济领域宏观经济目标、金融监管、经贸问题、财税改革等引起热议,聚焦房地产领域,房价、房地产税、宅基地“三权”分置、新型城镇化等都成为热门话题。

  

华本企业家现场合影留念

  为庆祝两会胜利召开,学习两会精神,华本企业家俱乐部于3月24日举办“华本企业家两会闭门沙龙”,共同探讨新时代企业家发展新机遇。并邀请了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室副所长周天勇两位著名经济学家深度分享,帝海集团董事长李小明、绿宸集团董事长马超、美伦集团董事长闫涛、亨瑞集团董事长邹亨瑞、星联置地董事长王永光、华本投资董事长李文明等近30位华本企业家一同出席本次会议。

  

华本投资董事长李文明

华本企业家俱乐部总经理兼秘书长刘志远

  会议在华本企业家俱乐部总经理兼秘书长刘志远的主持下正式开始,华本投资董事长李文明作为主办方代表致辞,李总在开场发言中强调企业发展要顺应潮流、顺国家大势、找光明大道。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

  随后,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以《从两会看经济走势与企业经营决策》为题,对当下备受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郑主任的演讲提醒企业家要特别关注的六个重点方向。

  第一、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

  国家在供给侧的结构改革距离调控目标还有很大空间,进一步深化的方向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扩大消费,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率关系。由依靠投资拉动,转到消费与投资协调拉动,并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为主。这就需要在国民总收入里面提高居民收入的比例,从过去五年的数据来看,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GDP的增速。

  二是进一步加强第三产业的比重。按照中国现在人均GDP八千多美元的水平,第三产业60%的比重是较合理的,过去几年已经把比重从44.1%提到了51.6%。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的重点是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信息咨询、物流、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的增长需求主要还是在城市,通过PPP,政府要给予一定政策让民营企业进入,加快公共产品供给增速。

  三是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科技进步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70%以上,中国目前是57.5%,还有十个点以上的增长空间,未来一定要多一些像华为一样的品牌企业。

  四是提高农业的供给效率。当前三个农民一年创造的价值比不上一个二三产业人员创造的价值,劳动生产率低下直接导致农民收入水平低。

  第二、税收问题

  有三个税可能对未来的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一是个人所得税,要从以间接税为主向以直接税为主的改革过渡。目前对企业征的间接税占整个税收的70%,对个人征的直接税占30%,正好和美国的数据倒过来了。特朗普当前正在实施减税政策,所以中国必须要加快税收结构的改革步伐。

  二是关税,要通过降低进口关税来缩小贸易顺差额。因为这是人民币能不能走得出去,能不能成为国际货币的关键。

  三是房产税。房地产税的出台势在必行,但是什么时候出,怎么出,还需论证。而现在最需要警惕的,就是不要让房产税成为刺破房地产泡沫的一个因素。国家一直强调金融稳定,而金融稳定最大的风险就来自于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金融动荡。

  第三、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改革

  要抓住四件事来干,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市民化及特色小镇建设。用宅基地的使用权转让或者是抵押贷款,包括农村集体经营型建设用地抵押担保、转让,撬动资本下乡。建立新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农村耕地的增加和建设用地占补平衡,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要建立跨省域调节机制,所得收入全部用于振兴乡村,可以拉动中国经济7%以上的增长。

  郑主任提醒地产企业家朋友要尤为关注新农村的发展进程。

  第四、雄安新区的定位

  雄安新区未来应当是高科技、创新型的城市,它会成为北方的深圳。国家提出疏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应当把疏散的这些功能都承接下来,并且要围绕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的工业化、产业化,成为一个创新型、智慧型城市。

  未来雄安新区的发展要引起企业家们的相当关注,郑教授认为可以在雄安新区寻找合适机会。

  第五、制造业的升级

  制造业的升级是我们整个产业升级的关键,第一围绕主要进口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如半导体芯片、精细化工。并且要向民营企业开放,允许民营经济进入,像在座有条件的企业家都可以选择进入化工领域。第二围绕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等产业方向,像机器人、3D打印等。

  第六、“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

  发展一带一路要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中国建设完铁路、公路、港口等互联互通设施后,国内民营经济要跟上去发掘商业利益,沿着一带一路来发展进出口贸易。注意规避政治风险,保持投资主体的多样性,拉着国际型企业或当地的品牌企业一起做。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教授则以中美贸易战为核心,分析了现在的经济形势。

  周教授讲到中美贸易战主要原因有:

  一、美中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特朗普上台后要求缩小贸易差,结果去年美国统计的美中贸易逆差额反倒超过3000亿美元。

  二、朝核问题,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减弱。金正恩要直接和特朗普对话了,美国发现对中国的期望太大,朝核问题上中国没能发挥重要纽带作用。

  三、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主导力。去年中国主办一带一路峰会,来了众多他国领导人,包括中国向全球提供公共产品,成立亚投行等,都会被美国视为挑战自己的权威。

  四、“中国威胁论”。美国的一些智库专家从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美国最主要的对手就是中国。

  

活动现场照片

  中美贸易战一旦开始,将对中国的经济增速和金融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对此,周教授认为中国应对的关键是要加大内部改革和内部需求。第一步是要给企业减税让利,社会发展好了,才能把资本和人才留住;第二步要通过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来增强消费,目前是越富的人消费欲望越低,越穷的人越想消费,但没钱,所以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住房问题。

  中国这几年经济下行问题不在供给侧,而是需求不足。需求不足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人口减少了,现在中国的可消费人口是每年减少的,以前是上升的,现在减少,就造成生产能力的过剩。第二是不让户籍迁移,不让迁移就造成收入损失,就会发生消费问题,中国的农民是到城市进去了一圈,到五六十岁又回农村了。第三是农民没有财产收入,2015年的数据显示农村和城市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是1比12,城乡差距惊人,广大的农村人口没有钱,怎么能推动消费呢。

  周教授表示中国经济在存量中已经没有速度增长点了,中国即将的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速乏力。我们要抓紧时间,想尽办法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关于地产这块,周教授着重提到几点。首先是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下一代的教育问题。现在是农民不回村里盖房,有钱也不去翻修了。家里孩子教育、老人医疗都是问题,干脆买房让老人孩子到邻近的三四线城市定居。这个过程可能还要持续多年。

  另外考虑到人的聚集量,特色小镇的发展周教授认为人是不是会往这个地方聚集,有没有好学校是关键,外地人不会看这个城镇好就在那儿买房,这种可能性不大。

  养老地产,中国的养老地产难度大。都说中国已进入养老阶段,但做养老产业的企业基本都亏损,主要原因是中国老人的消费习惯。他和国外的老人的想法不一样,所以说你去做养老院之类的,想赚钱难度就很大,这是我的一个观察,不一定对。

  未来几年,人们会更关注房屋的质量改造,房屋的功能性、节能性、美观性、智能性相关的行业,可能会迎来有一个更大的市场。

  

 

  两位专家的精彩分享引起了现场企业家的共鸣,围绕出席企业家提出的众多关心问题,两位专家一一进行了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干货满满。

  两位专家答企业家问

  一、关于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

  郑锦桥:

  最近三四线城市的土地价格上涨很快,是不是新的政策,像农村土地流转,使农民到县城和一些中心城市去买房。从趋势上来讲这是不是意味着开发商在三四线城市,甚至更小的乡镇,有更多的市场机会。

  郑新立:

  城市化的方向肯定会改变。一线这五个城市,房价上涨的过程已经结束了,我就担心它下降的太快。下一步城市化的重点是中小城市,特别是特色小镇。我觉得三四线城市会有很多发展机遇,尤其是特色小镇会有好多发展机遇。如果你要在三四线城市和特色小镇中做一个选择,我建议尽可能还是做特色小镇。找一个实体企业,比如说制造业、服务业、旅游业或者养老产业,在小镇上打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交通好,服务好。

  王永光:

  现在三四线城市很火爆,很多县城的房子都卖空了。我想问周教授,您认为三四线城市,尤其县城的购房需求是不是真正的需求?

  周天勇:

  我觉得是这样,假定户籍是放开的,教育公共服务也都是均等的,只要我在这买了房,或者租了房,政府就得解决我一家的户籍、社保、教育问题。那这个时候的房地产市场,它就是人往哪聚集,哪个城市的房价就有前景。

  而中国现在问题是什么呢,比如说我在北京打工,租了个房子,但是孩子领不进来,就算上民工学校,到了中考还得回老家去。这样子家庭成本就太高,不如就在县城买房子,让爹娘或者老婆在县城陪读。现在就是农村、乡镇的人到县城买房上学,基本是没有限制。像日本的大坂、东京,房子涨的好高,但周边县城的房子基本不涨,和中国是不一样的。

  二、关于农村宅基地转让

  苏英亮:

  您刚才提到宅基地指标的转换、经营权跟承包权转让,如果这样,是不是以后就没有农民这个身份了?甚至最后农民连地都没了?

  郑新立:

  正是这种担心阻碍了农村要素市场的发展。城市的要素都市场化了,而农村的要素还半市场化,或者完全没有市场化。两个市场是不对称的,现在是要让市场来配置资源,让农村要素市场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再从经济的角度来回答,第一农民他是转到城里去了,享受劳保、失业保险、住房保障。第二农村的土地是不允许买卖的,交易的只是它的使用权,所有权还在村集体手上。

  三、关于中美贸易战

  刘勇进:

  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有没有可能倒逼中国的改革,您如何看待?

  郑新立:

  从另一个角度讲,特朗普的叫板就是要中国重点把国内的事情做好,要慎重考量怎样跨过“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中国关键的应对措施第一是改革,包括国有企业的改革、农村的改革;第二是开放,包括建设自由贸易港;第三是减税让利。

  四、关于民营经济的地位、民营企业家财产安全

  王永光:

  最近民营企业家的投资信心都不是很足,我们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是怎样的定位,是不是有可能出台民营企业保护的相关法律?

  周天勇:

  我们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不是说一下子就过去了。企业家产权要保护,要从司法,从各个方面建立起制度。十九大之前政府就发表了爱护尊重企业家精神的宣传,最近工商联正在搞习近平民营经济思想研究,准备在一些大的报刊发表。

  郑锦桥:

  我的问题是关于私营企业的发展,不是说民营企业家不爱国,而是觉得政策变化太大,对企业发展、私人财产保障都有一些影响。

  周天勇:

  要相信国家,相信党,一定要有信心嘛。

  五、关于新政商关系

  闫涛:

  从大的舆论,我们不是要妄议国政,八项规定、反腐倡廉精神是非常好的,在过程中会不会有过于紧张的感觉,像有些机构、官员不作为,不干实事,看见问题就敷衍推脱,对民营企业的工作也不很支持了,包括正常的往来也都断掉了。

  周天勇:

  要把政府的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审批、验收标准提前都规定好。企业就按规定把事情都做了,把税交了,企业家都不用和官员有太多接触。只要企业办事不闯红灯,不违反规则,那政府就不插手,中国未来的办事机构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两会已经结束,各项政策、改革已经落实。3个小时的演讲、互动将两会后的经济形势、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透彻。今后华本企业家俱乐部会呈现更多助力企业发展的高质量会议,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绿宸控股集团董事长马超

帝海集团董事长李小明

美伦集团董事长闫涛

嘉富诚基金董事长郑锦桥

星联置地董事长王永光

雷拓国际建筑设计中国区总经理崔萍

瑞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苏英亮

 

华本企业家对话硅谷创业教父史蒂夫•霍夫曼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 第951期,华本企业家走进新鼎资本
2023华本企业家年中交流会成功举办
华本企业家京北行,第945期活动
陈宏:数智化开启未来
马寅:阿那亚的演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