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三月份以来,中美贸易战牵动全世界人的目光。在这场决定国运的贸易战中,中国的胜负几率如何?贸易战发生的内在逻辑如何?著名学者、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弘道书院院长秋风在华本企业家文化游学京北行活动上对此发表精彩演讲。
中美贸易战,两个文明的终极竞争
我们应该从中国文化的立场来看中美关系,不仅仅是贸易战,因为贸易战只是中美竞争过程中的一个部分而已;当然,它是看起来最显眼的部分,但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
我的基本看法是:这是两个文明之间的一场终极战争。当然战争这个词显得太惨烈了,用竞争这个词更平和一点。中美终究会有一场竞争,竞争从这次贸易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由此往后,中美关系将会日益紧张,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不会再缓和了,基本上没有缓和的可能了。因为这次双方都已没有笑脸,剑已经拔出来了,必须见个高下。
这是两个经济体系的对决。总的来说,中国是占优的,所以,美国人才要发动贸易战,采取这样一种异乎寻常的方法。因为用和平竞争的方式、做生意做买卖这种方式,美国竞争不过中国人,所以它才需要通过贸易战。
本来是它建立起国际贸易体系,中国人中间入场,照着他的游戏规则玩,玩着玩着,美国人发现,中国人手里的筹码比它还多。所以,它要把自己在几十年前建的这套体系推翻。
因此,中国人在道义上和战略上都处于优势。所以我们现在基本上所做的事情就是:我们就在那儿等,冷眼看着你,看你能出什么牌。其实美国也没有什么太多的牌可出。最关键的竞争点在制造业,而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这是我们的最大优势。我们的产品卖到全世界。
本来,我们的商品可以把全世界都铺满。在这之前之所以没铺满,是因为我们给美国人留了一些活路。这次之后,我们会努力铺满全世界的市场。
当然,实在不行,我们也可以退回来,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我们十四亿人的市场,足够大,并且在不断升级。再加上我们周边的市场,经营一带一路的市场,其实足够大。所以,对于贸易战,我不担心。
很多人对于这竞争的前景,觉得焦虑。我自己是一个不可克服的乐观主义者,我觉得没有太大问题。我相信,比我们更焦虑的是美国人,他们更焦虑。
美国政治制度正走向衰退
贸易战只是中美竞争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政治、文化的竞争。首先来看政治,这场竞争就是:究竟哪个制度能够有效地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政治难题?
其实,过去大半个世纪,中美之间都有政治制度上的竞争。冷战时期,中美之间就有对抗。过去三四十年,同样有,而且大体上,中国处于守势。相反,美国人处在攻势。很多人觉得,美国的制度是最好的,我们的制度是临时的,说不定哪天就会变,变得跟美国一样。我相信在座很多朋友会觉得,我们的制度不一定能维持下去。
但今天,我们处在一个认知的转折点,这几年来,美国人的信心在逐渐消散,它自己没信心了。相反,中国人正在变得更有信心。为什么会有这个转折点?因为很明显地,西方的政治制度正在不可阻止的走向衰退。
其实,特朗普的上台就标志着美国原来那套制度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其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了。所以美国选民把把以前美国人、起码是过去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宪制推倒。为什么要推倒?因为原来那一套制度解决不了问题,美国人支持一个完全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人当总统。
由此,美国政治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特朗普拯救美国,大破大立,打破过去的旧制度,建立一套新制度。重建什么制度?我想,恐怕要学中国。如果他要解决问题,就不能不学中国。另外一个可能就是,美国原来那套制度,虽然很麻烦,但韧性很强,虽然国家有病,但特朗普治不了。那么无可阻止地,整个国家的走向将是缓慢的解体。
所有的政治体都有演变的周期,我们中国是“一治一乱”,两百多年的繁荣,然后会有动乱,但乱之后,重新又建立大一统。中国还是中国,但西方不是这样的。西方有一个现象:很大的政治体可以维持几百年的繁荣,然后走向解体,散摊子,再也重建不起来。这是它的一个特点,这与其文化有很直接的关系。
我们之所以有一治一乱,大一统可以重建,也是跟我们的文化有关,与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统直接相关,政治有凝聚力。所以,即便大乱,但人心还是要统一,于是,国家就能再度统一。但西方就比较麻烦,他们的政治中缺乏内在的凝聚力,缺乏文化混溶能力,乱之后不能重建。
因此,我对美国这个国家未来的演变一点不看好,它会无可阻止地缓慢地走向衰退,乃至于解体。大家可以大胆地想象一一下,100年以后,美国这个国家还有没有?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100年以后,法国这个国家还有没有?
现在非洲人口大量涌入,法国这次世界杯夺冠,大家看一下他的足球队的组成,恐怕会有一个观感:这是非洲人获得了冠军呀,哪里是法国人获得冠军?那么你想想,100年以后,法国会怎样?不仅仅是西方的政治,它的文明,都面临很大危机。
相对而言,中国比西方各国好多了。中国有悠久的的统一传统,始终能够维持政治上的统一,包括思想文化的统一,或者更准确地说,容纳多元而又保持一体。
中国要走自己的道路
中美在政治领域的竞争已逐渐进入白热化状态。领导人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这样讲。
面对美国的贸易战威胁,中国也选择了正面抗衡。你美国觉得你能行,我中国也觉得我能行,这是美国人受不了的,美国这次跟中国基本上算撕破脸了。美国国家战略报告都把中国列为主要竞争者,现在全球政治又进入大国竞争阶段,其主要的对手是中国。为什么?因为中国决心在政治上走自己的路。
人类应该要走哪条路?人类始终面临这个抉择问题。冷战时代,有两条道路。但从八十年代以来,几乎全世界的人都认为,人类要走美国人所代表的西方的道路。
但最近几年,中国执政党明确表示,我们中国人不走他们的路,而是要走自己的路。这本身就是的美国治下的普遍秩序的猛烈冲击。
同时,这等于告诉全世界,世上不是只有一条路,大家其实有另一个选择。中国的规模太大,在经济上体量非常之大,政治影响力当然也是巨大的。
大家很容易想象,随着一带一路的拓展,中国的政治制度也会随之向外传播。非洲国家接受了中国的产业,然后逐渐接受中国的文化,也就可能接受中国的政治理念,它完全可能走中国的政治道路。
所以,这将开启全球政治格局的一场非常巨大的变化历程。也就是因为这一点,美国人才下决心要和中国人进行大国竞争。因为过去几十年,从八十年代开始,他们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想象:我们和中国人不断加强往来,就能逐渐引导中国人走上美国人的道路。
现在,这个可能性一丝一毫都没有了。这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我们中国人有四五千年的国家历史了,为什么要走你二百年国家走的这条路?只是我们过去一百年穷了一点点,有些中国人呢,人穷志短,但今天,我们逐渐富强起来,腰杆挺直了,决心走自己的路。这事其实很正常,但美国人理解不了。
当然,这里还涉及另一层面的的问题,我们的制度,与美国的制度相比,是好是坏。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讨论。第一层面是现实的,与美国相比,或许可以说是半斤八两。
中国的制度在有些方面甚至不少方面需要改进,在很多方面相比于美国是有优势的,比如,组织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这方面就很有优势。
美国的民主制度,其最初的设计方案确实有很多优势,但它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让内部的不同、分歧持续扩大、乃至于导致社会、国家的撕裂。其结果就是整个政治最后什么决定都做不出来,用弗朗西斯·福山的话来说,形成否决政治。
这是政党政治的宿命,各位,如果你们的公司里有党争,你就会发现,党争会越来越激烈,最后两派闹翻,结果是你提什么主张,我都反对,最后做不出决定。
美国的过去十几年,这个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而我们中国这个体制,它的坏处是做决定做得太快了,不管什么事情,领导一说,马上就干起来了,干到半路,发现有问题。但不管怎样,这套制度可以做成很多事情。
美国的制度则很麻烦,大家都知道有严重问题,但解决不了。大家想一下,奥巴马八年,解决什么问题了?这说明这套政治体制的效率在急剧下降。
当然,特朗普似乎已经改变了这种局面,但也引发内部的政治冲突。很多利益高度僵化的集团不愿意退让。如果这种冲突不能弥合,那就更麻烦了。所以,美国要想和中国在政治制度上竞争,胜算很小。
中国文化为什么要复兴?
中美之间的竞争,还有第三个维度,文明或者文化之间的竞争,其实,这两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明之争。
两国在这个层面上的竞争,只是这几年的事情。因为,过去100年,中国大部分的精英差不多都是持一种观念,中国文化不行了,所以我们要搞新文化运动,要西方化,要学习西方人的文化。甚至有很多人说,中国人要变法,就得改信西方的宗教。
但进入21世纪,中国人的心态逐渐发生变化,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开始富起来,人富了以后,对自己的所有东西都慢慢有自信了,包括对自己的文化逐渐有了自信。
当然,这更多地是中国人自身生命演进的结果。人富起来了之后,开始寻求生命的意义,这当然体现在文化中。王石跑到哈佛学习去了,但大多数企业家还是学习自己本土的文化。大部分人开始是对佛教感兴趣,慢慢地扩大到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兴趣。整个社会逐渐兴起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
在这个基础上,当局的文化立场有了很大调整,发生了至关重要的文化转向。我们小时候赶上WG,zf发动年轻人去破坏中国文化。
只过了几十年、五十年吧,国家的态度180度大转变。以前,zf鼓动大家破坏中国文化,现在国家号召大家学习中国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这是为什么?一方面,是为了正人心,美风俗,国家希望塑造良好社会秩序,那就得从人心着手,这就需要以文化人。还有一个理由: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位置很靠后时,自己的文化似乎没什么价值,也就没人关心它。
等中国成了世界经济格局上的老大或老二,马上就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是谁?你在江湖上行走,江湖上都很尊重你,人家就问你:你是谁?你说你是中国人,可人家说,你看你穿的什么衣服啊?我记得当时有领导人带头穿西服,鼓励大家穿衣服,那个时候大家都觉得,穿西装表示开放的心态,而开放能让国家现代化。
但现在,国家领导人穿西装去见西方领导人,就会觉得没面子:江湖上这么尊重我,可我穿着别人的衣装,成何体统?我们生活在世界中,我们在世界上的角色变化会影响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认知。今天中国人的文化自觉,跟我们在世界格局中的角色有关。
总之,过去几年,中国人在经济、政治、文化这几个层面上,都日益明确地表示,中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人的这一觉醒,是对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的根本冲击,颠覆性冲击。
也只有中国人有能力颠覆它,当年美国人曾经整过日本,但其实,日本本来就是美国的附庸,美国的军队还驻扎在日本岛上,实际上不能构成颠覆性威胁。德国的情况类似,印度的经济太差,环顾整个世界,唯一有资格在当下撼动美国主导的秩序的,就是中国。
但当美国人发现中国已经成为敌人之时,它已没有打败我们的充裕力量了。因为中国的规模太大了,完全超出美国人的想象。中国这十几亿人能够爆发出多么大的力量,是西方人所不能想象的,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证过这种事实。
一个14亿人的国家和一个3.5亿人口的国家竞争,3.5亿人是没有资格胜利的。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过去几百年,世界领导者地位轮换的基本规律是:胜利者的规模大于原来的霸主,规模是王,而今天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家正是中国。
尤其是今天,我们在技术上与美国没有代差,只有程度上的差异。我们在鸦片战争的时候是有代差的,人家用的是蒸汽机,船坚炮利,而我们用的还是木船,那就是代差,所以中国失败了。
但现在,即便在高端技术领域,我们与美国是没有代差的,你能做的所有东西,我都能做,只不过,我现在水平比你稍微低一点;而在大量中低端领域,我比你做得好,比如说一般制造业,中国比美国好得太多了。
所以,现在美国人和中国人打贸易战,坦率地说,在我看来,它和中国竞争的本钱远远少于它的自我想象。
所以,我对贸易战的结果比较乐观,我觉得,中美竞争的胜负也就十年后可以见到吧。十年后,竞争就基本结束,放在漫长的历史中,其实也就是一眨眼的时间。
至于两国竞争会不会失控?我相信不会。人类很幸运,中美两国是核大国,所以,两国绝不可能直接爆发大规模战争。我们大可以谈论中美竞争,但两国不会走到战争这一步去,这是我们大可以放心的。
所以,中美两国的竞争将主要就是经济方面的较量,现在就看中国能否迅速抢占和扩大大后方,能否在技术领域、在高端制造业领域迅速往上走,如果这两样成功了,那中国就可以对美国不战而胜。
(待续)
(声明:本平台所发布文章均不代表华本企业家俱乐部的意见和观点。)
完